加到我的最愛 設定為首頁
 
 │ 倍思特文訊
 │ 親子資料
 │ 師生之間
 │ 狀元們的滿分祕密
 │ 逆境勇士
 │ 鮮師趣談
 │ 人生智語
回首頁
bk
bk
bk
bk
bk
bk重新理解師生之間的戰爭   
 
bk
bk
bk

重新理解師生之間的戰爭  

 

最近在自己的書櫃翻到一本書,是由鍾思嘉(1983)主編的《孩子的挑戰--教師手冊》(台北:桂冠)。

 

這本書我已經忘了是在什麼時候買的,不過看了書裡頭的劃記和寫下的隻字片語,我想是初任教師時看的書。記得那個時候為了做好班級經營,買了不少這一類的書。這些書有理論、也有實務的技巧與範例說明。不過,看了這些書,其實根本是沒讀懂。而按圖索驥、依樣畫葫蘆的結果是讓自己的教學感到更多的挫敗與沮喪。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沒看懂的原因是:看這些書,只是為了自己,卻忘了見到學生。十多年後再重讀這些書,覺得很多當初沒看懂的地方,突然有恍然大悟的感覺。這不禁讓我想到凌拂(2006: 19)在《山童歲月》裡寫的:

 

早年不懂得孩子,因為不懂得生命。後來生命日有經歷,遇到的失敗與挫折多了,回首之際,發現日漸懂得了孩子,原來是因為懂得了生命。

 

讀了這句話,的確讓我有不少的感慨,不過,這或許就是時間與教訓所換來的經驗吧!尤其,近幾年來,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衝突明顯減少許多,從處理學生問題的過程中也才漸漸瞭解書中所講的意思是什麼,理論與經驗的辯證則是有助於對學生與對自我的瞭解。而在《孩子的挑戰》一書中,標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戰爭」一節中,有段話挑起了師生間存在已久的緊張關係:

 

如果問我們的學童「為什麼要上學?」有些是因法令規定如此,而無可奈何。有些則是因為他們的玩伴在上學,所以他也就去了。更多的小傢伙恐怕只為了一個目的:讓他們老師儘量活得很慘!對他們來說,上學是一種侮蔑老師權威的遊戲。另外一些學童他們學習則為了另一種不正確的目的,那就是要表現的更好,以瞧不起那些不如他們的同儕。這些學生與那些「為了學習而學習」的學生比較起來,隨著年級增加,他們的功課愈來愈落後,對於學習的興趣愈來愈冷漠,最後只有走向退學之途。他們在學校所學到的,恐怕就是「如何不去學習」的技巧吧?這種情況的學生現在愈來愈多,因此不老師願不願意,覺不覺得,多少已陷身在這一場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戰爭了。來自課堂上種種橫逆、不順遂,會漸漸消蝕教師的雄心抱負。

 

如果從孩子/教育/生命相互連結的關係做一整體去看的話,或許師生之間的戰爭,會因教師的經歷與體悟而出現改變的契機。這樣的可能性會是什麼個樣貌,歡迎大家一起來想想

 

引自:http://blog.ilc.edu.tw/blog/blog/131/post/332/26835

 

bk
bk
 
 
回上一頁 bk
 
bk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倍思特美語資優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專業兒童美語教材研發  美語師資訓練  美語聯盟服務  
地址 :台北市南港區玉成街179號7F  電話:(02)2785-7533  傳真:(02)2654-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