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四大步驟:
(一) 暖身活動 (Warm-up)
(二) 呈現 (Presentation)
(三) 練習 (Practice)
(四) 結尾 (Closure)
一、暖身活動 (Warm-up):
目的:
1. 讓學生儘快進入學習英語的狀況。
2. 複習之前所學的內容。
3. 先預教今天要呈現的內容讓學生有所概念。
* 暖身活動的時間應控制在5分鐘之內,並且所帶的活動,以簡單有趣的活動或遊戲為主。此外,亦可給學生做拼單字練習,或針對文法句型做簡單的回答。
二、呈現(Presentation)
目的:透過清楚的呈現,讓學生瞭解新的句型或單字的意義。
1. 單字的呈現:教新單字時除了將意議呈現出來之外,也要注意發音的正確性。
(1) 使用閃示卡,先用圖片帶唸再翻至單字的部份教學生拼單字。
(2) 使用實物、模型,畫在白板上或表演出來。
(3) 使用學生已學過的相關字或相反字。
(4) 使用簡單的英語來解釋,並用一些句子讓學生瞭解文法。
(5) 如遇到抽象的單字,且無法用以上方法呈現時,可請學生預先查閱中文意思,但老師在課堂上仍應避免說中文。
2. 文法的呈現:
(1) 演繹法 (Deductive):直接給與句型規則,在舉多項例子讓學生熟悉此句型。
(2) 歸納法 (Inductive) :舉多項例子,讓學生歸納出句型的基本規則。
(3) 表演法 (Acting)
3. 教文法時應注意的事項:
(1) 呈現時,請學生闔上課本並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身上。
(2) 使用演繹法時,先將句型分解並且先教最簡單的部份。
(3) 使用歸納法時,不逐一解釋文法,而用大量的例子讓學生瞭解意思。
(4) 呈現新句型時,避免使用新單字較不會造成學生壓力。
(5) 先教肯定句再教否定句;先教直述句再教問句。
(6) 利用問答的方式來確定學生是否瞭解。
(7) 呈現較長的句型時,可將句子分段呈現。
三、練習 (Practice):
目的:透過清楚的呈現,讓學生瞭解新的句型或單字的意義。
四、結尾 (Closure)
目的:經過一長串的練習之後,老師可設計一簡短的遊戲或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並且透過遊戲的過程,觀察學生是否熟悉今天的課程內容。
結尾的方法:
1. 遊戲
2. 活動
3. 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