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孩是四歲小女生, 剛有了妹妹, 有老大情結. 為了幫她渡過這個階段, 我們利用了一些方法 --- 作息表. 好的作息可幫助小孩穩定情緒, 也可以盡早學習為自己負責.
因此 我利用一些時間和小孩一起繪畫作息表, 因為她很喜歡畫圖, 對於自己畫出來的作息表也很認同, 很有成就感 (父母可以從旁指點). 一共有兩張
第一張 起床後作息
繪畫一個時鐘 時針指在 7 點
1. 畫一個馬桶 (起床第一件事情 上廁所)
2. 畫一個毛巾, 牙刷 (第二件事情, 自己梳洗)
3. 畫床和棉被 (自己疊棉被)
4. 畫衣服和褲子 (自己換衣服)
5. 畫荷包蛋, 土司, 果漿瓶 (她要我幫她畫草苺) (自己吃早餐)
6. 畫鞋子和襪子(自己穿鞋子)
繪畫第二個時鐘 時針指在 8 點
她畫了一些好朋友, 和自己. 她要我畫學校 (上學)
第二張 就寢前作息
繪畫一個時鐘 時針指在 9 點
1. 畫一個書包 (第一件事情, 整理書包)
2. 畫一個毛巾, 牙刷 (第二件事情, 自己刷牙)
3. 畫一個小孩和蓮蓬頭 (自己洗澡)
4. 畫衣服和褲子 (自己換衣服)
繪畫第二個時鐘 時針指在 9 點, 分針在 6 (9:30)
畫月亮, 和小孩在床上睡覺
我們給她一個漂亮的透明罐子, 讓她存放她的玻璃珠. 如果她在時間內自己完成這事情, 我們答應她給她三顆漂亮的玻璃珠. 有時她要我們幫她完成一些事情 (比如要爸爸幫她穿鞋), 那我們會要她用玻璃珠來換. 最後她可能只得到一顆或兩顆玻璃珠 (原則上, 我們會至少給她一顆玻璃珠). 奬賞的目的是為了要固定她(讓她記住)的好習慣 (相對於懲罰, 我們用來強烈禁止小孩一些不良習慣的養成) , 而且奬賞要立即, 明確 (完成的事項), 具體 (玻璃珠), 客觀 (這些規則, 是她認同, 而且可以完成的).
當我們用了這個方法以後, 我們不用一直叮嚀嘮叨,孩子也可以自動自發, 並且很有成就感, 讓小孩學習為自己負責. 至於她存下來的玻璃珠用何作用呢 ? 這也是我長遠的計劃之一, 容我下回分曉.
* 在時間內完成所有的事情很重要. 以前我們只定要完成的事項. 結果她就拖拖拉拉. 要父母親在旁邊叮嚀, 要求。現在我們只要在旁告訴她還剩下幾分鐘。
玻璃珠 ---我們定下奬勵規則
10 顆 換小禮物
30 顆 換中禮物
50 顆 換大禮物
100 顆 換特大禮物
300 顆 換超大禮物
目的
1. 讓小孩學習做決擇 (餅干, 或繪本 ?)
2. 讓小孩學習延後享樂 (貼紙 或 大 Lego)
3. 玻璃珠不是金錢, 可以避免直接使用金錢的缺失 (容易物質化)
4. 玻璃珠很漂亮, 小女生本來就很喜歡
5. 禮物, 其實本來就是我們要給她的東西比如日常用品, 繪本, 圖畫紙, CD, DVD 教具, 上才藝課, .... 如今她用她努力挣來就更加珍惜
6. 沒有明定禮物內容為了幫小孩過濾內容. (有時我們也會讓她挑選玩具, 餅干之類, 但我們會誘導她. 所以千萬不要有這類 "妳這個禮拜表現很好, 妳要什麼禮物啊"的問話. 最好 如 "爸爸看到一個髮圈好漂亮哦, 我好喜歡哦, 可是我覺得如果妳再多存50顆我們可以一家人一起去動物園玩耶". 幫小孩練習做正確的選擇)
7. 尊重小孩的選擇, 一但給于她充分的資訊後, 就要給她選擇的權力. (可以分析優劣, 但不可嘲笑她的決定, 所第六點很重要, 可以避免一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