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到我的最愛 設定為首頁
回首頁
bk
bk
bk
bk
bk
bk別人家的小孩不必唸大學   
 
bk
bk
bk

別人家小孩不必唸大學?

 

又到了升學考試季節,熱門話題是進大學太容易了,甚至零分也可以入學。常聽到的批評是,現在大學生太多,不但降低大學文憑的價值,而且使大學生水準下降。相關連的說法是,人的個性與能力不同,不必人人都讀大學。成績不好的小孩應該去讀職業學校,甚至早點離校就業更恰當。

  這若不是既得利益者的言不由衷,就是無知。


  會抱怨大學生太多的人,會主張不必人人都讀大學的人,都是自己上了大學,或者自己小孩升學沒問題的人。我可以預測,這些鼓吹「別人家小孩」不必讀書的人,都會想盡辦法催促自己小孩多讀幾年書,不管成績好不好。我從未見過那些抱怨大學生太多的人,真的告訴自己小孩不必用功升大學,或者鼓勵自己小孩優先選讀技職學校,更不必說是鼓勵自家小孩趁早棄學就業。


  與愛因斯坦相比,我們都是笨蛋,都沒資格念大學。但沒有人會因為自己不如愛因斯坦而認為自己不應讀大學,倒是常有人主張成績不如自己的人不應讀大學。總而言之,應不應升學的界線,永遠畫在自己身後。過河拆橋,上車關門,這是既得利益者企圖壟斷利益的自私邏輯。


  為何大學會擴張?因為現代社會需要。


  傳統農業社會變動緩慢。多數知識只要親子相傳就已充分。多數人確實不需入學,文盲也不是問題。同時,生產力低,不容太多人吃閒飯。農家小孩必須放牛撿柴,商家小孩必須跑堂。無法讓太多人長期就學。另一方面,平均壽命短,讀書變成報酬回收期偏短的高風險投資。


  但現代人絕大多數可以活到六十五歲退休。高職畢業生與大學畢業生的工作年數差異是四十七與四十三之別,可說是微不足道。教育投資回收期如此長,為何不投資?


  更重要者,現代社會不僅科技複雜,而且變動迅速。現代人所需的知識愈來愈複雜,不是家庭與工作單位所能傳授,只好設立愈來愈高級的學校來傳授知識。教育程度愈高的人,平均生產力愈高,平均所得也愈高。國民教育程度愈高的國家,經濟愈發達。吝於投資教育的國家,就是沒有前途的國家。


  當然,教育一旦擴張,受教育者一多,文憑就會貶值。但教育到底應為國家與眾人利益服務,還是只替少數前段生服務?我們應該為保障前段生文憑的價值而阻止後段生受教育嗎?


  另一方面,教育一旦擴張,原來不能入學的後段生也可以入學,學生的平均水準表面上降低了。但請注意,增加後段生與後段學校,雖然降低學生與學校的「平均」素質,卻並不影響前段生與前段學校的水準。其次,雖然後段生底子較差,學習效率較低,但讓他們多讀幾年書,個人生產力與所得也會增加,國民平均素質也會提高。有何不好?


  請不要忘記,與愛因斯坦相比,我們都是後段生。愛因斯坦是否也應該阻止我們進大學,以免降低大學水準?教育擴張,確實會降低文憑價值。但國民素質卻提高了,社會總體生產力增加了,受益者也增加了。大學生間的水準差異擴大,但總體人口間的教育差異卻縮小了。這是慶幸唯恐不及的好事,怎會說成壞事呢?


  另一方面,現代社會富裕到可以供得起多數人延後就業。只要社會與家庭養得起,只要孩子也願意,讓孩子多讀幾年書,有何不好?有多少父母捨得自己小孩十八歲便離校就業?如果捨不得自家小孩如此,為何鼓吹別人家小孩?


  不是每個小孩都願意讀書,確實沒有必要勉強每個人都讀大學。但只要小孩願意,我看不出理由阻止任何人讀大學。學生本就有優劣之別,成績較差不是不上學的理由。同樣道理,學校本就有優劣之別。但學校辦不好,應該督促改善,利用競爭機制淘汰較差學校。而不是縮減入學機會,剝奪後段生就學權利。


  享受教育利益的人,請不要否認別人同等受益的權利。


  (作者為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bk
bk
 
 
回上一頁 bk
 
bk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倍思特美語資優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專業兒童美語教材研發  美語師資訓練  美語聯盟服務  
地址 :台北市南港區玉成街179號7F  電話:(02)2785-7533  傳真:(02)2654-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