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到我的最愛 設定為首頁
回首頁
bk
bk
bk
bk
bk
bk觀念平台 - 語言教育的城鄉落差 
 
bk
bk
bk

觀念平台 - 語言教育的城鄉落差

·        2009-07-14

·        中國時報

·        【許又方】

教育部初步決定自民國一一年起,國中基測將加考英文聽力及翻譯。對於日昨才走上街頭要求實施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家長們來說,這應該不會是個受歡迎的消息,因為學生學習的壓力無疑又會加重不少。私意以為,在十二年國教實施前,若為了增進中學生的英文程度而加考聽力及翻譯,筆者並不反對,畢竟語文能力是一切知識學習、傳播的基礎,利用考試促使學生努力學習語文,立意也算不差。不過,如何確保考試的立足點平等──特別是縮小城市與偏鄉在外語教育資源上的落差,教育部恐怕得多費點心思。

筆者曾經擔任公立機構的語文教育及考試諮詢委員,也曾有若干機會為校內各級入學考試的中、英文語文科目命題、閱卷,對國內學子語文程度的城鄉差距印象十分深刻,英文尤其明顯。原因為何,筆者並未深入研究,不敢過度妄論;不過,依某次因受邀為全國語文競賽審題、遂順道造訪台東縣一所中學的經驗來推敲,鄉村地區在師資、數位學習機會、家庭經濟及對語文重視的觀念等層面,明顯都遜於大城市。如此學習立足點的落差,使得鄉村學子的語文程度(且容筆者再一次強調,特別是英文)相對不如一般的都市小孩

依筆者經驗,英語聽、說要能學好,當然是聘請以英文為母語的教師教導最佳,其次則是藉電腦線上學習。台灣的外籍教師雖有逐年增多之勢,但多集中在西部的都會區,因為教授外語的工作機會較多。至於數位學習,城鄉差距更是明顯。若以家庭連網率來比較,民國九十七年以前,台灣西部與東部的落差將近三成,最進步的台北與最落後的台東則相差超過五成;都會區家庭的連網率超過九十九%;偏鄉地區(如花東農村及山區)則僅有二十九%,甚至有超過八萬低收入戶的家中連電腦都沒有。

最近三年,雖然教育部積極推廣偏鄉數位學習機會,並且獲得相當的成效,但城鄉數位的差距依然十分明顯,恐怕不是短期內可以平衡的。師資、學習資源上的落差,對語文學習成效的影響實不容我們忽視。

過去基測加考國文作文時,也曾有不少家長質疑城鄉差距,但中文畢竟是我們的國語,作文又牽涉到思考邏輯、記憶能力與生活經驗,因此語言的基本使用能力未必是決定作文分數高低的唯一要件;而英文是外來語,若非天分特佳,一般來說是學習機會、資源愈多,聽、說能力的養成愈快,也愈好。因此,教育部若真要在三年後就實施英文聽力及翻譯測驗,如何盡快縮短城鄉語文學習資源的差距,讓考試的立足點可以更公平,絕對是當務之急,但卻也無疑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

(作者為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bk
bk
 
 
回上一頁 bk
 
bk
Copyright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倍思特美語資優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專業兒童美語教材研發  美語師資訓練  美語聯盟服務  
地址 :台北市南港區玉成街179號7F  電話:(02)2785-7533  傳真:(02)2654-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