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
如何當一個好的傾聽者?史翠斯博士有以下有用的建議,你「今晚」就可以試試看。
●父母不該做的事
×和青少年在早上講話,尤其是當他還在想今天其他的活動或是還沒睡醒。
×直視他的眼睛。
×等他們不會分心的時間,才和他們約時間談重要的事。
×禁止青少年咆哮、摔門、哭泣,或說「等你平靜下來,我們再繼續談」。
×問一般的問題,如「你今天學校怎麼樣?」
×當你認為青少年已經講完了,就開始講你的想法。
×話題集中在瑣事。
×給他們不需要的建議。
×假設你知道他們會說什麼,因為你曾經也是青少年。
×當他在講困擾他很久的事時,開他玩笑。
×在他們某些行為後,問「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對某些事情一而再、再而三說清楚自己的看法。
●父母該做的事
* 青少年在晚上比較愛講話,是因為他們的生理時鐘比成年人後延。
* 並肩坐著取代面對面。當青少年不覺得你在盯著他們時,比較容易打開心房。
* 在活動空檔和他們談談。青少年喜歡在打球、坐在車上(你在開車)、吃東西時,分享他的感覺。
* 讓他們發洩。訓練自己傾聽他們情緒性的字眼,常常他們會說:「我很煩」、「我很困擾」等。
* 問特定問題,但以正面的態度。你可以問:「你的老師怎麼說你這次的成績?」
* 在其他時間回應你的想法,因為青少年需要時間去發洩情緒、整理思緒,通常不會一次表達。
* 談大範圍的話題,如電視節目、運動、音樂、美食,甚至政治。但話題內容應該正面,有助於了解彼此。
* 用言語讚許他們的想法,如「好主意!」、「哇,你今天做了好多事」,如果他需要建議,做好準備,不要只給一個答案。
* 青少年的溝通方法本來就和你不一樣。用開放式問句鼓勵他們談他們的世界,如「王小華怎麼說?」、「你那時候怎麼想?」
* 永記在心裡:青少年是敏感、易感、容易受傷害。耍幽默常遭致反效果,讓他們覺得你認為他們的事沒什麼大不了。
* 青少年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的行為。你可以問:「做那件事讓你覺得怎樣?」或「那件事對你有什麼幫助?」
* 接受某些不可能改變的事實,時間會讓一切過去,或改變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