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眼抗癌小鬥士 數學奧賽奪金
化療痛到打滾「靠解題安慰」
蘋果日報
陳伯恩即使化療期間外出、戴著口罩,也不忘隨時演算數學題。陳母提供
【劉嘉韻╱台北報導】真是耀眼的生命之光!自幼罹癌摘除左眼、前年又罹患血癌的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中學國中部應屆畢業生陳伯恩,參加今年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昨為台灣勇奪一面金牌,更是台灣參賽21年來首位奪金的國中生。他去年即冒著生命危險出國參賽並奪銀,今年邊忍痛化療邊受訓,還帶藥出賽,昨終傳捷報,不僅為台灣爭光,其毅力與精神更令人感佩。
陳伯恩(中)參加今年國際數奧競賽,昨為台灣勇奪金牌。教育部提供
本屆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在阿根廷舉行,共有100國、548名學生參賽,台灣此次有6名學生參賽,獲得1面金牌、3面銀牌及2個榮譽獎,總成績排名全球第14名,較去年2金4銀、全球第8名稍微退步。
擊敗百國自感驚喜
今年台灣唯一一金由15歲的陳伯恩奪下,他連續兩年入選國際數奧競賽國手,去年為台灣抱回一面銀牌,今年更上層樓擊敗百國奪下金牌,是台灣自1992年參加該競賽以來,第一位奪金的國中生。
記者昨無法與仍在阿根廷的陳伯恩取得聯繫。他母親受訪時說,昨得知獲獎後,陳伯恩曾寫英文電子郵件告知家人喜訊,表示「自己並未預期可奪金,成績公布後也感到非常surprise(驚喜)」。
陳母表示,陳伯恩1歲半時雙眼罹患視網膜母細胞瘤,右眼經化療後康復,但左眼被摘除、裝上義眼;前年又診斷出罹患血癌,一度休學住院化療,常痛到大哭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滾。
由於陳伯恩自小喜愛數學,把數學當成病中最好的安慰,住院時九章數學基金會的教師孫文先,常帶數學書籍或期刊去探病,也會帶曾參加數奧競賽的學長姊,到醫院一起討論數學題目,因而激發陳伯恩也想出國參賽的夢想。
陳母(左)為鼓勵病中的兒子,答應讓他出國參賽,陳伯恩也很爭氣摘金。陳母提供
冒著生命危險參賽
陳母回憶,當時他們允諾兒子:「只要能獲選為數奧競賽國手,就讓你出國比賽。」沒想到陳伯恩竟越過重重關卡獲選國手,去年遠赴荷蘭參賽。陳母感嘆:「那時是冒著生命危險去的。」兒子當時還在化療初期,除須按時服藥,飲食也得小心,因此全家人陪他出國比賽。
今年陳伯恩再度獲選為國手,由於病況較穩定,父母讓他自己帶著口服化療藥物隨代表團出賽,不料才抵達阿根廷,航空公司一度把他行李弄丟,當時陳伯恩只隨身攜帶2天份藥物,陳母十分擔心,幸好在駐外官員協助下,隔天就找回行李,及時化解斷藥危機。
陳伯恩自幼即對數學有高度興趣和天分,多次越級參加國內外數學競賽獲佳績。如他2009年參加第一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以小六生身分打敗眾多明星高中學生,憑全用英文撰寫的數學論文奪銀,因他數學程度已達大學水準,評審一度懷疑是成人操刀論文,評定名次前還對他口試一個多小時,才確定論文是出自他手。
在美國出生的陳伯恩,小學時隨父母返台,不僅數學厲害,英文程度也很好,即便因病僅剩右眼,但他前年受訪時說:「從不覺得自己跟別人有什麼不同,因為我早就習慣用右眼看世界。」
實力達研究所程度
去年國際數奧競賽台灣代表團領隊、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游森棚說,這兩年見陳伯恩戴著口罩,邊忍痛化療,邊參加各種競賽,和其他國手一起接受培訓,深深覺得了不起,佩服他的毅力與精神。
游森棚說,數奧競賽只考6題證明題,雖以高中數學為基礎,但難度有
科學實中校長黃芳芷說,陳伯恩小一入校讀雙語部,小二就開始一對一上數學課,小六已讀完高中數學,上國一就去交通大學接受數學教授指導,即使後來住院化療自學,也已有研究所程度。
棄建中讀科學實中
在國際數奧競賽奪金,可獲教育部20萬元獎金,陳伯恩雖有保送台北市建國中學資格,仍選擇直升科學實中高一。陳母說,兒子的偶像是數學大師馬汀賈德納(Martin Gardner),將來想去諾貝爾得主眾多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讀書,成為數學家。
報你知
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
教育部指出,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於1959年舉辦,今年是第53屆,每年由各國輪流舉辦,參賽學生須未滿20歲、不具中學以上學歷,是全球規模最大、參賽國家最多的中學生數學競賽。台灣1992年起組隊參賽,曾於1998年主辦競賽,歷來團隊最佳排名是全球第5名。
國際數奧競賽舉行2天,每天有4.5小時作答時間,共考6題證明題,命題範圍包括數論、代數、幾何及組合等,依學生作答成績頒發金、銀、銅牌及榮譽獎,教育部另提供奪金20萬元、奪銀10萬元等獎金,並可保送高中或大學相關科系。
陳伯恩小六時拿下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銀牌,當時他已摘除的左眼蓋著紗布。資料照片
陳伯恩15歲 小檔案
◎學校: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國中部三年級 (暑假後直升該校高一)
◎得獎:
.2012年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
.2011年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銀牌
.2010年全國高中數學競賽銀牌
.2010年亞太數學奧林匹亞競賽銅牌
.2009年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銀牌
◎病況:
.1歲半時眼部罹患惡性腫瘤,左眼被摘除,目前戴義眼
.前年初罹患血癌,目前化療中
資料來源:陳伯恩母親
血癌生陳伯恩 數學奧賽奪金
自由時報
我國參賽21年 首位鍍金國中生
〔記者林曉雲、洪美秀/綜合報導〕第五十三屆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昨天在阿根廷揭曉成績,罹患白血病的竹科實驗中學國三學生陳伯恩連續兩年抱病參賽,去年獲銀牌,今年奪下我國唯一的金牌,成為我國參賽廿一年以來,第一位獲得數奧金牌的國中生。
「拿到金牌很開心,對自己的表現也滿意,已經向父母報喜訊。」陳伯恩昨天接受越洋電話訪問時,聽起來精神還不錯,但他說:「可惜的是,今年國際數學奧林匹亞題目出得不是很漂亮,覺得有些失望和遺憾。」回台灣的第一件事,是衝回家好好睡一覺。
陳伯恩在美國加州出生,小時候就喜歡數學,小學回台灣就讀,小六完成美國十二年級的大學微積分先修課程,國一到交大修習數學,一直到罹患白血病才停止到交大上課。
就算要化療 仍然忍痛演算數學
陳伯恩的媽媽黃秀娟說,伯恩跟一般孩子一樣喜歡運動,喜歡發問,也愛看英文小說,國二那年突然持續一週的發燒及疲倦嗜睡,甚至手掌沒有血色,到醫院抽骨髓檢查才知罹患白血病。黃秀娟說,伯恩原本是住院做化療,後來改成每週化療打針,到現在仍要持續八十幾週的打針療程。
面對艱辛療程,陳伯恩也像一般青少年孩子會抗拒,尤其化療的衍生症狀掉髮、吃不下,會讓他情緒不穩、耍脾氣,在枯燥的病床上「只有最愛的數學陪伴他」。新竹科學園區實驗中學校長黃芳芷說,陳伯恩因要做化療,只能斷斷續續到學校上課,有時就在家自學,但他的程度已超越同年齡學生,他的抗癌精神與對數學的熱誠,也是最佳的教育典範;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游森棚說,去年即為數奧國手的陳伯恩,當時正在接受化療,為通過層層關卡的考驗,忍著身體的不適,包著頭巾、戴著口罩參賽,毅力讓人佩服。
「我們鼓勵他勇敢挑戰未來,打敗白血病,也樂觀面對人生,成為健康平安的人。」黃秀娟說,希望伯恩努力抗癌的精神,能幫助其他的病友勇敢迎向人生。
100國548學生參賽 台灣一金三銀
數學奧林匹亞競賽今年共有一百個國家、五百四十八名學生參賽,國際排名南韓第一、中國第二、美國第三。台灣六名參賽學生總共獲得一金三銀及兩面榮譽獎,排名第十四名。我國歷年平均排名是第八名,最佳成績是兩度得到第五名,今年比去年第八名退步不少。
竹科實中國三生陳伯恩勇奪金牌,國際排名第廿四名;銀牌得主是中一中畢業生林冠宇(錄取麻省理工學院)和廖偉恩(錄取台大數學系)、中一中高二生蔡哲平;而建中畢業生葉致寬(錄取台大電機系)和花蓮高中高二生余家瑞則各奪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