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晉佑》睡飽才讀書 數理雙滿分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專題報導】
今年高雄中學的應屆畢業生簡晉佑在大學指考的物理及數學甲拿到滿分一百分,加上生物,總分五百廿九點一七分。 簡晉佑拿高分的不二法門是上課專心,愛讀文學的他,把科學叢書和文學作品,當成念書累時的最佳「提醒劑」。本報記者帶您走進他的「滿分書房」,一窺他的讀書方法、成長背景,以及父母平時的教育。
滿分不是一切,可是滿分的秘密,大家都好奇,現在開始在聯合報解密,供讀者分享。
高雄中學的應屆畢業生簡晉佑,在大學指考第二類組分數高達四百四十四點六分,如果加上生物分數,總分達五百廿九點一七分,要讀台大醫學系沒問題,但是很有想法的他,堅持選填台大電機系,決定朝自己有興趣的方向走。
走進簡晉佑的書房兼臥室,如果仔細看,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喜歡組裝「玩具」的大男孩。
「這是我國二時,和阿姨到台北一○一,看到有人在賣一○一的大樓組裝玩具,就要求阿姨買一組給我」,簡晉佑說,返家後,他花廿分鐘就完成,至今雖然已有四、五年,他卻依然放在書櫃上,可見對組裝模型的喜愛。
愛組裝 選讀電機
|
除此之外,在書桌上還隨意放著他在便利超商蒐集的各式組裝的玩具,媽媽董美蓉說:「他啊,就是愛玩組裝玩具,難怪不選醫學系,從小就決定要念電機系」。
簡晉佑在高一時就「出國比賽」,參加在印尼舉辦的第二屆國際青少年學生科學奧林匹亞競賽,台灣代表隊以五金一銀的佳績,拿下卅六國參賽隊伍的第一名,簡晉佑還同時獲得實驗獎。
赴奧賽 勤受訓練
雖然多次到台北接受奧林匹亞競賽的訓練,簡晉佑雖然請假受訓,但返校後,他一定用心學習,努力趕上學校的教學進度。
他在今年大學指定科目考試,第二類組分數考了四百四十四點六分,他的數學甲及物理都滿分,若再加上生物科分數,達五百廿九點一七分,可上台大醫學系,但選擇台大電機,因為從小就愛看科學叢書。
打排球 趕瞌睡蟲
要拿高分,簡晉佑的不二法門是上課專心,指考前他每天一早就到學校念書,晚上九點才回家,回家之後充分休息不碰書本;「晚上要睡得飽飽的,這樣白天才不會累到趴,念書效果反而會大打折扣。」
讀書講究效率的他,如遇到下午比較疲憊,無法集中心思時,他也不會刻意把自己「關」在圖書館或自修室,「乾脆先到操場打羽球或排球」,把瞌睡蟲「打」跑了,再念書就更有「效率」了。
談到讀書方法,簡晉佑說,他在選擇參考書前,會到各書局先比較,選擇一本最適合自己的參考書,做為學校課本的補充教材,看到重點時,都會做筆記。尤其是不會做的題目,一定會先詳看解答後,再用螢光筆畫下來重點。
至於英文,「多看,多讀」就對了,簡晉佑說,他規定自己要看英文雜誌,有時候也會背單字,但背單字真的太枯燥了,還不如看英文雜誌,也讀英文報紙,有趣之外,也能夠記住詞句的用法。
科學書 最佳調劑
數學科的讀書方法,他說要多練習,如果看到不會寫的,或者是「卡」很久的,他就不再「留戀」,同一個題目,如果「卡」很久都解不出來,不如就先換另一題,等到全部都做好了之後,再回頭「盯」住,再慢慢地以不同方法找解答,萬一無法解答,他一定會詳看參考書後方的「解題」的方法,仔細「搞懂」,避免再犯相同的錯誤。
除了學科之外,一般的科學叢書和文學作品,就是他念書疲累時的最佳「提醒劑」,他習慣把這些書放在書桌底下,念書累了,他就坐在床上,隨手拿起這些叢書,就在床上看了起來,這是閱讀課本之外,最佳的「調劑」。
簡晉佑》做數學看牛頓 父子超麻吉
【聯合報╱記者謝梅芬/專題報導】
「他始終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的興趣」,簡晉佑的父親簡仁斌是中鋼的員工,
簡晉佑父子亦師亦友,簡仁斌在送孩子補習或上學途中,都會和兒子一起唱歌,兩人宛如是「麻吉」的好朋友。國小五、六年級,簡仁斌陪著簡晉佑上數學課,兒子坐前面,他坐在後面,返家後,兩人一起做數學功課。簡晉佑從「小牛頓」雜誌,一直到牛頓雜誌,到科學月刊,也都和父親一起看。
聯合報每周三的「新聞中的科學」是他必看的專題,甚至出書,他就買整套的,就放在書桌最底層,每天上床睡覺前,他一定要翻一翻,那是最享受的一刻。
媽媽董美蓉喜歡看文學作品,影響簡晉佑。他喜歡余秋雨的文學作品,「尤其是結合地理的文學作品。」簡晉佑說,他最愛三峽記,三百幅兩岸長江三峽攝影佳作、插畫等,輔以史料珍貴圖像編撰而成,看到氣勢磅礡的山川之美,「很感動」。
簡仁斌說,簡晉佑喜歡看套書,只要他提出來,一定會買,而且不只兒子看,他也會跟著看,「如此才能和兒子同步成長,享受共同討論的樂趣」。
簡家有一間共同的書房,和室的地板,適合全家人一起看書,簡晉佑就常和爸爸、念雄女的妹妹一起討論功課。他喜歡和全家人「窩」在大家共同書房看書,宛如置身在書海中,感覺真好。